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用稀硫酸除铁锈 B.氧化钙用作干燥剂的过程
C.由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D.干冰升华
(7分)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该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下列研究。
(1)溶液M的可能组成:
猜想①:是 ,
猜想②:是CaCl2(查资料知CaCl2水溶液呈中性)。
为了确定其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 |
| 猜想①正确 |
(2)若猜想①正确,则上述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猜想一:NaOH和Na2CO3;
猜想二: ;
猜想三:NaOH。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
| “猜想一”成立 |
| “猜想二”成立 | |
| “猜想三”成立 |
(8分)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是一个改进变化的过程,请观察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实验室用KClO3与MnO2混合加热制O2,可选用上述 (填编号)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B装置的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C装置。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此时发生装置选用B(或C)而不选用A的理由是 。下列实验室气体的制取可选用上图中C、E作为制气装置的是(填编号) :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②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
(3)F 装置从a、b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D、E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为了检验F装置的气密性,某同学对F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处理。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b端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 ,再用 ,观察b端水中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现用A、F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氧气,连接A装置的应是 口(选填“a”或“b”)。
(8分)下图是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10℃时,这几种固体中 的溶解度最小。
(2)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将含160g硝酸钾和10g
氯化钠的混合物加入该烧杯中,溶解配成80℃
的溶液,再冷却到10℃,烧杯中析出的固体的
名称是 ,质量是 g。当硝酸钾中含
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采用 (填“降温”或
“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在4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KNO3和NaCl溶液,冷却到20℃,此时关于它们溶质质量分数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选填编号)
A.可能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可能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两者可能仍旧相等
(4)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上图所示的配制过程还有两种仪器未画出,它们是 。将100g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10%增大为20%,若保持溶剂质量不变,需加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共3分)(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方法检验蜡烛的燃烧产物,
将烧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十几秒钟,发现烧杯
壁上没有水雾出现,原因可能是 。
(2)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加热液体的实验,其中用
作热源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下同),用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将粗盐提纯,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述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3)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实验目的是 。
经过操作Ⅱ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4)某同学所得精盐比其他同学明显要多,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滤纸破损,滤液浑浊就蒸发
B.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有一些液体溅出
C.提纯后所得精盐尚未完全干燥
D.溶解时水的量太少,使食盐未完全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