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 (2)写出E的一种用途 .
(3)①、写出标号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4)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6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钢铁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 .
(3)根据图示中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烧杯②中溶液含有盐酸 B.烧杯③中一定没有盐酸
C.烧杯③中溶液为氯化锌溶液 D.烧杯③中的固体可能是铁.
(4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1)A 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
(2)B实验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4分)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 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A B C
(6分)下图表示一瓶氯化锌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右图标签的横线上氯化锌的化学式 。
(2)写出氯化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
(3)标出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下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t2℃时,将1g 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
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