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下面图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仪器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欲用含少量CO2 杂质的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D→B→C。
①给装置D加热前应该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气体,这样做的原因是:
。
②装置C的作用是 。
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充分反应后,若D装置减少2.4克,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克。
⑤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B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则计算结果将 。(填“偏小”“偏大” “基本不影响”其中之一)
(5分)中国网新闻中心报道,2014年3月30日菲律宾向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递交所谓的南海主权仲裁请求,中方表示不接受仲裁。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南海海底蕴含大量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它是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是一种清洁能源。写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反应类型。(从“置换”、“复分解”、“化合”、“氧化”中选择)
(2)我国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制得Na2CO3。
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Cl 的。(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这句谚语的原理:
。
(4分)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1)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与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关系最大的是(选填字母) 。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用途大小 C. 金属的活动性
(2)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可与铝制的易拉罐作为同一类投放的是(选填字母) 。
A. 电池 B. 废旧铁锅 C. 快餐盒 D. 烂菜叶
(3)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已知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发生置换反应,Mn、Fe、Mg 、Cu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排列为: 。
A.Fe 和CuSO4 溶液 B.Mg和MnSO4 溶液 C.Mn和FeSO4 溶液
(4)某同学向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粒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以“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的同学认为这种方案不够科学合理,理由是 。
(4分)每到夏天,大街小巷的露天烧烤便“火”了起来,吃烧烤成了很多人的最爱。烧烤时木炭不充分燃烧,产生剧毒的CO气体,肉串不熟可能存在寄生虫或病菌,烤出的油滴燃烧分解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肉类在烧烤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极其强烈的致癌物——苯并芘(化学式C20H12)。
(1)苯并芘属于_____________(填“无机物”“有机物” “氧化物”之一)。
(2)苯并芘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______。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主要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另外还产生少量一氧化碳、炭黑等有害物质,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_____。
(4)远处就能闻到烤串的香味,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
(4分)按要求从氢气、氧气、氧化铁、一氧化碳、氢氧化钙、盐酸、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 ; (2)一种用于炼铁的氧化物 ;
(3)一种微溶于水的碱 ; (4)一种可作为化肥的盐 。
CO2和CO的混合气体3.6g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吸收,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4.4克,则原混合气体中CO质量为( )
A. 4.4g B. 2.8g C. 1.4g D. 0.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