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中须注意安全、规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实验室制取气体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
D.测定溶液pH时,可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成针 B.司马光砸缸 C.凿壁偷光 D.火烧赤壁
(7分)在一烧杯中盛有60.2gBaCO3 和B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88.8g水使混合物中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至146g时恰好反应完全,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滴加盐酸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
(2)当盐酸滴加至140g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溶质的是 。(写化学式)
(3)计算恰好反应完全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结果精确到0.1g)
(7分)某化肥KNO3样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可能混进了NH4NO3、NH4HCO3、KCl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如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气味为 。
(2)实验步骤③的现象说明化肥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
(3)实验证明,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实验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步骤④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KCl一定混进了化肥中,请说明判断理由 ;
为进一步确定其存在,可以对以上实验进行改动,具体做法是
。
(7分)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以锌粒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收集纯净干燥的氢气,选择仪器连接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②若要验证氢气的可燃性,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 。
③写出该同学制备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以H2O2溶液和MnO2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并用来测定B装置中盛有的Cu和C混合物中Cu的含量,取a g混合物样品放入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所选仪器连接顺序为:
A—D—B—C,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D的作用是 。
②仪器B中的现象是 。
③若通入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后,测得B装置中硬质玻璃管内固体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无变化,则原混合物中Cu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④欲用化学方法证明硬质玻璃管内的固体在通入氧气后完全发生了反应,请设计实验方案,并简述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
(5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制得纯碱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我国某些盐湖出产天然碱(主要成分是纯碱,并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在实验室里,从天然碱中分离出较纯净的纯碱晶体应采用 的方法。
(3)在实验室中,若要测定盐湖水的酸碱性强弱,可以使用 测定。
(4)氯化钠通常采取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其原因是 。
(5)在侯氏制碱法中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的,试写出你所了解的碳酸氢钠在生活中的一项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