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1月5日以“满城冰雪·欢乐天地”为主题,第29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盛装开幕。这是哈尔滨人的盛大节日,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了防寒保暖人们常穿羊毛衫,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
B.冰块下的内衬钢材属于金属材料
C.艺术家们雕塑出冰雕艺术作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冰雪活动需要能量,其中油脂可为人体提供日需能量的60%以上
(7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 第一次 | 第二次 |
加入镁粉的质量 | m | m |
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稀盐酸的质量 | 50g | lOOg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 100g | 100g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实验现象 | 产生白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第一次实验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
(1)写出第一次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次实验中加入镁的质量(m)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求解第一次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第一次反应后溶液蒸发掉68.4g水后,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6)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实验中所需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6分)在实验室里,同学们正在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对于实验得到的精盐样品,能否配制生理盐水,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猜想:样品可以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乙同学猜想:样品不可以用来配制生理盐水;
【表达与交流】
你认为,乙同学猜想的理由是(1) ;
【探究实验一】乙同学取样品溶于水,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渣中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但无其他现象,再过滤,得到滤液中的溶质和第一次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所含有的阴离子不同。则样品中含有的一种可溶性杂质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为了验证样品中的杂质,继续向第一次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又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样品中还含有的另一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钙。
【反思与评价】请你评价丙同学的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如何证明丙同学的结论?
【收集证据】乙同学再取样品溶于水,加入(4)__________溶液,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5)_________溶液观察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证明含有氯化钙。
【表达与交流】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除去样品中的两种杂质将样品提纯为纯净的氯化钠。取样,依次加入(7)____ ______________三种试剂,过滤,再加入(8)_______________,最后通过蒸发得到可以配制生理盐水的纯净氯化钠固体。
(4分)A、B是初中常见的酸和碱,且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D、E 三种常见的氧化物,C通常情况下为气体,下图用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请回答:
(1)将注射器中的液体少量慢慢注入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B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2分)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数字2的含义对下列符号进行分类:
2O、O2、2H2O2、Ca2+、2S2-、SO2
(1)选出的一组符号为 ______;
(2)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