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的“用氧化铜制取铜”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取少量氧化铜粉末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
第二步:向上面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
第三步:过滤烧杯中的物质,滤纸上的物质是A,滤液中的溶质是B;
第四步:将物质A移入小烧杯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步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第三步实验中滤纸上A是 ,滤液中B是 ;
(3)第四步实验中加入过量的C溶液是 ,其目的是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是 。
(2)写出用装置A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中 和 (填序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 ,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
(3)C和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请仔细观察下面溶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浓硫酸的颜色是 。
(2)B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3)把浓硫酸换成氢氧化钠固体 (填“是”或“否”)出现图B中相同现象。
(4)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为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0℃时,50克水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g 。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4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各一杯(有甲溶质的为甲杯,有乙溶质为乙杯),当把它们的温度都降到2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B.溶剂质量:甲<乙
C.甲和乙都有晶体析出
D.甲溶液质量不变
(4)20℃时,在90 g10%的乙溶液中加入30 g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一位小数)。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鱼的运输过程中,常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增加氧气,同时生成一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工业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出现 时,可认为铁锈除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