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发现菜地里许多植物出现了倒伏现象,并伴有叶色发黄、植株矮小的现象。请你帮他选出一种适用的复合肥料
A.NH4Cl B.CO(NH2)2 C.KNO3 D.KCl
“嫦娥一号”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H2O B.SO2 C.CO D.CO2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小强发现家里有一包纯碱(包装说明如右图),为了验证该纯碱的纯度,他把家里一小包纯碱样品带回学校进行实验:他准确称取5.5 g样品放入烧杯中,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盐酸25 g,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28.3 g(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请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是 ;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这个化学方程式中
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 。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并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
(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 。
(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
实验室中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帮助完成.
(1)甲图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写名称)。
(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①计算;② ;③ ;④装瓶贴标签。
(3)准确称量18g氯化钠,量取蒸馏水的体积如乙图所示,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水的密度为1g/cm3)
(4)丙图中试剂瓶上的标签应该填写 。(请具体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