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C.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

D.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

 

D 【解析】 试题分析:溶解度曲线意义: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进而判断结晶的方法,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即降温结晶),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3、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4、可直接读出某温下,物质的溶解度,A、从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正确,B、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一点,所以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正确,C、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正确,D、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由于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错误,故选D 考点:溶解度曲线意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b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3g

 

查看答案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B.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D.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查看答案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

 

查看答案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

 

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断定

 

查看答案

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