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 ℃时,40g乙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 要使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一种方案)
(3) 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 。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
⑴氯化铁中的阳离子 ; ⑵用于造纸,洗涤剂的碱 ;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列四种制备物质的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实现的是( )
A.Fe2O3 稀H2SO4 Fe2(SO4)3溶液 NaOH 溶液 Fe(OH)3
B.CuO 稀 HCl CuCl2溶液 Fe Cu
C.Fe 点燃 Fe2O3 稀H2SO4 Fe2(SO4)3溶液
D.CaCO3 稀HCl CO2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哑泉”和“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
A.NaCl、CaCl2 B.Na2SO4、KC1
C.BaCl2、NaNO3 D.CuSO4、Ca(OH)2
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含有KCl 34.0g
C.40℃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C,有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