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无明显现象。为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有哪些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溶液成分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若pH>7

 

      

NaCl

 

(3)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                     判断反应终点。

(4)右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满分5 manfen5.com

(5)某工厂利用铁屑与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稀硫酸49t,

与足量铁屑起反应,可生产76 t硫酸亚铁,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水;(2)①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②NaCl、NaOH(或氯化钠、氢氧化钠);③pH=7 (3)酸碱指示剂(或答出具体的酸碱指示剂也可)(4)CO2被浓NaOH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2NaOH + CO2 =Na2CO3 + H2O;(5)10% 【解析】 试题分析:(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2)①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②若pH>7溶液成分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③若pH=7 ,溶液成分为氯化钠;(3)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映的终点;(4)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其原因为CO2被浓NaOH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成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2 =Na2CO3 + H2O (5)【解析】 设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Fe + H2SO4 = FeSO4 + H2↑ 98 152 49t×X 7.6t 98:152 = 49 t×X :7.6 t X = 10% 答:硫酸的质量分数10%。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中和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对实验产生的废液进行研究。已知废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铜、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首先,观察废液为无色,则废液中一定不含什么物质?

(2)然后,测试废液的pH为13,则废液中一是含有什么物质?

(3)接下来,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中一定还含有什么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的现象。

(2)物质C应是酸、碱、盐中的哪类物质?

(3)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小东同学关于实验方面的某些归纳总结,请你帮助完成:

(1)实验室中有些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A药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B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该同学的归纳不完整,你还能补充的一种情况是            

写出一个符合情况A的物质的名称              

(2)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冬天更容易变质。

在相同质量的锌粉和锌粒中分别加入足量l0%的稀盐酸,前者先反应完

 

查看答案

用实验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两种可行方案所需的物质。

 

查看答案

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生成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述上述有关反应。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