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①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使火势烧得更旺。
(2)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或“=”表示),在它们各100g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大的物质是B;
②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t2℃时,分别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从HCI、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混合的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硫酸铁________________
(2)构成铁的两个粒子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
(4)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
(5)古诗《石灰吟》中“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课上,老师把一小包锌粉放入一定量的AgNO3和的混合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对滤液组成的猜测中合理的是( )
A. 可能只有溶液
B. 可能只有和
溶液
C. 可能只有溶液和AgNO3溶液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B.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镁、铝、锌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0.4g,则混合物的质量可能为( )
A. 15g B. 10g C. 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