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制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时,必须要先检验一氧化碳气体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⑤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A.③④ B.①②③ C.④⑤ D.只有③
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学习了化学以后,要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其原因是增大了蔗糖的溶解度
B.天气闷热时,鱼会在接近水面处游动,原因是温度升高气压变小,氧气的溶解度减小
C.铜器上生成的绿色物质可用稀盐酸除去
D.汽油和洗衣粉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迹,但原理不同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生活常识 | B.物质鉴别 |
钢铁生锈一一缓慢氧化 人体缺锌元素一一甲状腺肿大 | 铜片和铁片一一观察颜色 生铁和钢一一 用磁铁吸 |
C.安全常识 | D.环境保护 |
油锅不慎着火一一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火灾烟很大时一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减少白色污染一一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一一不使用化石燃料 |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氮原子 B.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但不可形成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