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Cu的金属活动顺序是
A.Mg>R>Cu B.Cu>R>Mg C.R>Mg>Cu D.Mg>Cu>R
下列变化中,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
A.从大豆中提取植物油 B.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
C.用谷物、甘薯等酿酒 D.油脂在人体内氧化
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
A.水力发电 B.电解水 C.化学电池 D.太阳能供热
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样品与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杂质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足量的原因: 。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
[方案二] 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和B中含有的 ,再接上装置C和D。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目的是 。装置 (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杂质NaCl,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纯碱样品6 g,放入20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26.2 g,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50 g。试计算: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②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
(2)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A、E连接,制取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选用B装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为了控制该反应速率,可将标号①仪器换成 。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若用F装置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则在F装置中放入一定量的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B、C、D、E、X、Y、Z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Y、Z是单质,B、C、D、E是氧化物,常温下C是液体,Y是黑色固体,E是红棕色粉末。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为 ,C为 。
(2)B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