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 乙、丙三...

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 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 【解析】 试题分析:A、不确定温度,无法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说法错误;B、甲、乙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将温度由t2℃降到t1℃,甲、乙析出晶体后得到t1℃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由图示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且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故说法错误;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若甲和乙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但二者溶液质量不确定,故无法判断,说法错误;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若乙中含有少量杂质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说法正确。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N2:“2”表示一个氮分子含有两个氮原子

B.2Ca:“2”表示两个钙元素

C.满分5 manfen5.com:“+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S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查看答案

2014年中国——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于4月3日5月3日进行,游客们置身于一望无际的菜花间,闻到醉人的菜花香,有心旷神怡之感、美不胜收之慨。这个事实说明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查看答案

水利部确定2014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B.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有煮沸和蒸馏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自来水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C.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酸变成红色

D.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