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在滴有石蕊的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红色
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不支持燃烧 B.容易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容易气化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时,产生云雾缭绕的景象
B.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淡蓝色液体
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产生一层白膜
D.打开浓盐酸瓶盖,在瓶口产生白雾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金刚石、石灰石 B.氧化铁、生铁
C.自来水、天然气 D.生石灰、干冰
街头上有许多便宜的“黄金”饰品出售,实际上它们不是黄金,而是铜锌合金,因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光泽度,所以常被做成饰品.现取30g该合金样品,投入到196g某浓度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溶液和残余固体总质量为225.6g.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到1%).
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F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 处,形成液封。
②将注射器F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F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3)若用该装置制CO2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该装置制取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如果要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可将燃着的木条 ,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5)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