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小华同学为了探...

明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小华同学为了探究明矾的净水原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明矾为什么能够净水?

【查阅资料】材料一:净水原理是,净水剂具有较大表面积或者净水剂粒子与水反应生成表面积较大的物质,把水中的细小漂浮颗粒吸附到表面,使其密度加大并下沉

材料二:明矾[KAl(SO4)2·12H2O]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K+、Al3+、SO42-

【提出猜想】猜想1:K+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2:Al3+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3:SO42-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猜想4:K+、Al3+、SO42-均能与水反应产生表面积较大的物质。

【完成实验】

实验

序号

水样(稍浑浊)

体积(mL)

实验操作

观测

时间

实验现象

20

向水样中加入KCl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Na2SO4溶液

5分钟

仍浑浊

20

向水样中加入Al2(SO4)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20

向水样中加入AlCl3溶液

5分钟

变澄清

 

【得出结论】实验         证明SO42-无净水作用,实验        证明K+无净水作用;

猜想     成立。

【交流反思】(1)小芳同学认为实验是多余的,你            (填“支持”或“不支持”)她的观点,理由是                                                   

(2)           (填“能”或“不能”)把实验省去。

(3)小莉同学联想到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他认为活性炭的作用原理与明矾相同,你同意她的观点吗?[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得出结论】② ① 2 【交流反思】(1)不支持 通过实验①,说明K+无净水作用;通过实验②和③,说明Al3+有净水作用,而实验④可以进一步验证Al3+有净水作用,所以实验①不多余,实验④是多余的。 (2)能 (3)不同意 活性炭的作用过程是物理,明矾则是化学变化 或 同意 都是利用具有较大表面积的物质产生吸附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实验对比,可知K+和SO42-无净水作用,Al3+有净水作用; (2)通过实验①,说明K+无净水作用;通过实验②和③,说明Al3+有净水作用,而实验④可以进一步验证Al3+有净水作用,所以实验①不多余,实验④是多余的; (3)不同意 活性炭的作用过程是物理,明矾则是化学变化 或 同意 都是利用具有较大表面积的物质产生吸附作用 考点:实验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人们对酒驾危害认识的加深,司法机关对于酒驾、醉驾的处罚将日趋加重。醉酒的原因是酒中含有的乙醇对人的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交警对呼气酒精检验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会迅速变成蓝绿色。

白酒是乙醇的水溶液,酒中的乙醇在微生物作用下能被氧化成乙酸。小刚家有一瓶密封存放的白酒,他想知道该白酒的组成情况,于是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白酒中的溶质主要有哪些?

【查阅资料】材料一: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以把氧化铜还原为单质铜。

材料二: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易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乙醇

猜想2:只有乙酸

猜想3: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酒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

 

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操作能否改为“将加热后的表面有黑色氧化铜的铜丝插入盛有白酒的试管中”?         ,理由是                                     

 

查看答案

化肥厂生产合成氨(NH3)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合成塔中需高温、高压),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碳化塔的作用是                ,液氨储槽中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煤气发生炉中的主要反应为:C + O2 = CO2C + H2O = CO + 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所需要达到的炉内温度,据此判断: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反应的主要作用是                                  

(3)若煤气发生炉排出的混合气体中氧气残留过多,则           (填“需要”或“不需要”)除去,理由是                                                          

 

查看答案

实验室可以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来制取一氧化碳,反应原理为:

H2C2O4满分5 manfen5.comCO↑+ CO2↑+ H2O

小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的性质。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漏斗a的漏斗颈没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2)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3)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判断CO能与CuO反应?                                

(5)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

(1)“候氏制碱法”的两步主要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NH3+CO2 +H2O+NaCl=NaHCO3↓+NH4Cl,

2NaHCO3满分5 manfen5.com Na2CO3 + H2O + CO2。其中,NaHCO3属于       (“酸”、“碱”或“盐”),反应属于        反应,Na2CO3的俗名叫               

(2)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 + 5CH3OH + 12B = 3N2↑+ 5CO2↑+ 19H2O,其中B物质的化学式是      

(3)氨气可以被硫酸吸收,生成可以用作氮肥的硫酸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 = (NH4)2SO4。若用盐酸吸收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将t3oC时,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o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将t1oC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oC,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C.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有溶质析出

D.将t2oC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o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