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可以用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作用下来制取一氧化碳,反应原理为:
H2C2O4CO↑+ CO2↑+ H2O
小明同学设计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的性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漏斗a的漏斗颈没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2)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3)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4)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判断CO能与CuO反应? 。
(5)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
(1)“候氏制碱法”的两步主要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①NH3+CO2 +H2O+NaCl=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 + H2O + CO2↑。其中,NaHCO3属于 (“酸”、“碱”或“盐”),反应②属于 反应,Na2CO3的俗名叫 。
(2)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 + 5CH3OH + 12B = 3N2↑+ 5CO2↑+ 19H2O,其中B物质的化学式是 。
(3)氨气可以被硫酸吸收,生成可以用作氮肥的硫酸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 = (NH4)2SO4。若用盐酸吸收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t3oC时,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o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将t1oC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oC,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C.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有溶质析出
D.将t2oC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oC,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老师在化学课堂上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将体积均为50毫升的水和酒精倒入同一量筒中(不振荡或搅拌),一段时间后混合液的体积明显小于100毫升。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不同分子的体积可能不同
下列反应中,属于在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是
A.Fe + CuSO4 = FeSO4 + Cu
B.CuO + H2 Cu + H2O
C.NaOH + HCl = NaCl + H2O
D.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