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将生理盐水样品与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混合,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计损耗):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 数据 | 生理盐水样品的质量 | 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 | 过滤后剩余溶液的质量 |
130 g | 40 g | 167.13 g | |
(1)反应后生成氯化银固体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
(3) 。
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 |||
实验现象 | A试管内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镁带表面观察到的现象是 。 | C、D两试管中均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 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结论 |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 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有差异。 |
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1)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 (填元素符号)。
(2)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有差异,因此,可用 鉴别盐酸和硫酸。
(3)清洗试管时,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硫酸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白色沉淀中可能还含有 (填化学式)。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化学实验中起重要作用。
Ⅰ.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下图所示实验1和实验2的本质区别是 。
(2)由实验2可以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
实验1 水的沸腾 | 实验2 电解水 | 图1 | 图2 |
Ⅱ.水是很好的溶剂。图1所示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根据上图回答:
(3)曲线上P点的含义是 。
(4)a物质溶解度小于b物质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
(5)上图2所示,试管1、2中分别盛有20℃时等质量的a、b物质饱和溶液,底部有等质量的a、b固体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冰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a物质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B.试管2底部的b物质固体减少
C.变化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 b
D.a、b物质的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
100多种元素能合理地组成庞大数量的物质,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表中的元素组成适当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 碳 | 氧 | 硫 | 氯 | 钠 | 钙 |
元素符号 | C | O | S | Cl | Na | Ca |
(1)请用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填写:固态时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氧化物是 ,会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气体是 。
(2)光彩夺目的焰火离不开多种元素的焰色反应,表中钠元素的火焰呈 色。
(3)自来水厂应用活性炭、氯气等物质对水进行加工处理,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氯气的作用是 。
在密闭容器中,将1molCO和1molO2混合,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原混合气体的
D.反应后所得气体是纯净物
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理论上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Ag B.Cu C.Fe和Cu D.Cu和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