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生石灰 B.石灰石 C.熟石灰 D.大理石
验证某混合气体含有CO和H2,并除去含有的少量CO2杂质。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观察到C中黑色氧化铜变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混合气体含有H2,他改进实验后证明了混合气体中含有H2。请写出乙同学的实验改进方法和现象 。从环境保护角度,该实验中最后导出的尾气处理方法是 。
(3)丙同学对A装置反应后的溶液成分进行验证,请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处:
实验操作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Ⅰ.取待测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Na2CO3 |
Ⅱ.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溶液中含NaOH |
若将Ⅱ中加入的溶液换成 (写化学式),也可得出Ⅱ中相同的结论。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由一种可溶性碱和两种可溶性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A,为探究其组成,取适量混合物A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
(1)蓝色沉淀是 。
(2)原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一种物质是 ;另外两种物质可能是 和 。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
①图中仪器a的名称: 。
②实验室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 (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根据下图四个化学实验,回答问题:(提示: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
(1)描述实验a中的实验现象 。
(2)要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
(3)在c实验后的剩余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可能有的溶质是 ,为了确定可能有的溶质,可加入 (填选项序号)
Ⅰ.氯化钡溶液 Ⅱ.氢氧化铜 Ⅲ.氢氧化钠溶液 Ⅳ.锌粒
(4)为了测定d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4次加入该稀硫酸,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
第1次 | 25 | 16.75 |
第2次 | 25 | 13.5 |
第3次 | 25 | m |
第4次 | 25 | 12.0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Ⅰ.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Ⅱ.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根据图示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在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把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3)t2℃时40g a物质加入到60g水中不断搅拌,溶液质量为 g。
(4)将t1℃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选项序号)。
Ⅰ.a>b=c Ⅱ.a=b>c Ⅲ.a>b>c Ⅳ.b >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