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烧杯盛有浓氨水,B烧杯内是滴加了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本实验说明 _________ .
(2)氨气(NH3)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别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 _________ ;
(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 _________ ;(用a、b、c填写)
(3)当温度在20℃~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 ;(用甲、乙、丙填空)
(4)40℃时,溶液中含水最少的是 _________ 物质.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甲烷②氢氧化钠 ③硝酸钾④碳酸氢钠,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的是 _________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 ;
(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___ ;
(4)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的是 _________ .
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残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B.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质量的关系
C.表示向足量的稀CuCl2中加入少量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D.胃酸(盐酸)过多可服用氢氧化镁.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值与服药时间的变化关系
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O | C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NaCl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NaOH | Na2CO3 |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
D | Fe粉 | Cu粉 |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并干燥 |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甲、乙均为液体,且元素组成相同,丙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①、②、③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
B.转化④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转化③、④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工业上利用化学变化大量制取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