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是电气时代不可或缺的二次能源。下列发电方式中,利用了化学能源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燃煤发电 D.太阳能发电
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_____(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
KOH溶液中含有H2O、K+、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探究KOH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KOH溶液中的什么成分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猜想1:KOH溶液中的H2O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2:KOH溶液中的K+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3:KOH溶液中的 (填化学式)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用试管取少量蒸馏水,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反应②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 猜想1不成立 |
②用试管取少量KCl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________________ | 猜想2不成立 |
③________________,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 | 试管内溶液变红 | ________________ |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理由是________。
【拓展】①向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 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⑵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
⑶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犍为矿产资源丰富,有较多的煤矿,每次矿难事故发生都触目惊心,给人民带来较多的损失。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易爆炸,所以矿井下严禁烟火。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
(2)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 ;② 。
在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震后,在抗震救灾期间,每天喷洒大量84消毒液的稀溶液,对遭受地震灾难之后形成大片废墟进行不断消毒.84消毒液是由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混合配制的消毒剂,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和家庭卫生消毒,由于84消毒剂有一定腐蚀性,将其稀释成0.2%-0.5%,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1)配制60Kg质量分数为0.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需要使用12%的84消毒液 kg.
(2)为了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要确保地震大灾之后无大疫,要求由政府防疫部门统一购置,让一些常备医用消毒剂走进每家每户.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消毒剂 | 化学式 | 性质和用途 | 注意事项 |
过氧乙 酸溶液 | CH3COOOH | 过氧乙酸易挥发、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为醋酸和氧气.过氧乙酸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能力,可以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病菌、细菌等 |
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 |
双氧水 | H2O2 |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为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容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为水和氧气.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消毒杀菌能力. | 需低温、避光保存 |
对地震中患有外伤的灾民进行伤口消毒时,选用的合适消毒剂是 ,原因是 .
(3)地震给本地经济和生存环境带来某些严重后果,所有水源受到腐败物质的污染,在短时间内不能直接使用.为了保障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要多次消毒.
①使用二氧化氯用于消毒杀菌,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
②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IO)2.次氯酸钙很不稳定,遇水就生成Ca(OH)2和HCIO.请写出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