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A B C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5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元素过渡到______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
阳离子 ,阴离子 。
(4)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物质的类别 | 氧化物 | 酸 | 碱 | 盐 |
物质的化学式 |
|
|
|
|
(3分)下图是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标出氨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 。
⑵水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⑶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⑷简述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形成的原因 。
(3分) 从 C、N、H、S、O、Cl、Fe、Ca、Na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无色、无味且剧毒的气体 ;
(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化合物 ;
(3)2个硝酸根离子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5)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 木条复燃 | 该无色气体为O2 |
B | 将某气体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 该气体一定为H2 |
C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
D | 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 烧杯外壁发烫 |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 |
向Zn(NO3)2和Cu(NO3)2 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铜
C.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 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 、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