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往往可利用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粉末作用来获得所需的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假如某宇航员在某次太空飞行中预计消耗氧气480kg,请计算该宇航员在太空舱中至少应准备的过氧化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7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NaHCO3饱和溶液中,镁条消失并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 为确定产生的气体和白色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收集并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呈淡蓝色,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无现象,则该气体为 。
(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
【猜想假设】①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
②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
③白色固体可能是 。
【查阅资料】①:Mg(HCO3)2能溶于水; ②: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③:碱石灰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 | 观察到 | 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
秤取一定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将产生的气体先通入碱石灰,再通入浓硫酸,分别称量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 碱石灰增重,浓硫酸不变 |
|
【反思评价】其他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改进方法是 。
(6分)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A处放碳酸钠固体,B处放适量石蕊溶液,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稀盐酸,同时打开K。一段时间
后,观察到B处的现象是 。说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为验
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打开K,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氮气, (填操作方法),
木炭不燃烧,此操作目的是 。
②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木炭燃烧,发白光,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6分)根据下图所示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装置选择用序号填写):
A B C D E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验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7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是由H、C、O、Na、Cl、Ca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100。
(1)取少量A的无色溶液,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A的水溶液显 性。
(2)向上述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气体B,无浑浊现象,且反应后溶液仍为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2)所得溶液中加入一定量C的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过滤后,滤液仍为蓝色。由此推断,
C物质是 (写化学式),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没有气泡产生,反应后溶液变为红色。由此推断,D物质是
(写化学式),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指示剂除外)可能是 (写出所有可能)。
(7分)人类每年都要从大自然中提取大量的金属,用于满足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1)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2)钢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高炉炼铁常以焦炭、铁矿石、石灰石、空气等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我国钢铁年产量很高,但因锈蚀造成的损失也很惊人。人们常采取在铁制品表面涂刷油漆等方法,以防止其锈蚀。上述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含有H2SO4、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一些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部分产物未列出)。请结合实验方案回答:
操作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F六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有 (填字母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