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得老师同意,爱动脑筋的小亮在实验室对放置已久的NaSO3的样品成分开展了探究:
【查阅资料】2Na2SO3+O2=2
BaSO3+2HCl=BaCl2+H2O+SO2↑
【提出问题】钙亚硫酸钠是否变质了呢?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猜想1:样品未变质(即:样品中含有Na2SO3)
猜想2:样品全部变质(即:样品中只含 )。
猜想3 :样品部分变质(即样品含中Na2SO3 和Na2SO4)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用少量粉末装入试管,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盐酸,并不断震荡 | 现象A | 猜想2不成立 |
②取步骤①中少量的液体于试管中然后,操作Ⅱ | 有白色沉淀 | 猜想1不成立 |
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2中:样品中只含 (填化学式)
(2)现象A为: 。
(3)操作Ⅱ 。
(4)写出操作Ⅱ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根据以上探究:实验室里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很多,试举一例: (填药品名称)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硬铝是铝、铜、硅的合金,是火箭、飞机、轮船等制造业的主要原料。下图是从废铝中回收镁、铝的生产流程(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步骤①中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
(2)步骤②中的分离操作为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填仪器名称)
(3)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步骤④ 的基本反应类型 ;
(5)铝具有很好抗腐蚀性的原因是 。
制取甲、乙、丙三种气体,其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及三种气体的性质如下表:
气体 | 反应物状态 | 反应条件 | 气体的性质 |
甲 | 固体+液体 | 常温 | 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乙 | 固体+液体 | 加热 | 能与水反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
丙 | 固体+液体 | 加热 | 能与水反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
请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标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能用发生装置C制取气体是 (选“甲”“乙”、“丙”)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为:2NH4Cl +Ca(OH)2CaCl2+2NH3↑+2H2O,氨气能与水反应,易溶于水。据此分析,制取氨气的装置应选 ;收集装置应选 (用英文字母A—F填空)。
(4)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
(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硫酸铁 ; ②3个二氧化碳分子 ;
③ 2个氢离子 。
(2)下图是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 ℃,A、B的溶解度相等;
②随温度的升高,其中溶解度反而减少的是 (选填
A、B、C)
③在t4℃时,三只烧杯中个装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溶解A、B、C三种物质使其达到饱和溶液,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 。(选填A、B、C)
请选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字母填空A。酒精 B。CH4 C.NH4NO3 D.氧化铝 E、干冰 F、NaOH.
(1)长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常用于皮肤消毒的是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4)俗称“苛性钠“的是 ;
(5)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酒精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B.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