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满分5 manfen5.com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          (选填“1”或“2”)。

 

(1)两者发生了反应; (2)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3)试管①溶液pH大于7(H2SO4已经反应完或试管③中滴入Na2CO3无气泡); (4) l 【解析】 试题分析: (1)因为稀硫酸的pH<7,而试管①中溶液pH>7,说明稀硫酸已经消失了,故可得出结论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 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3)试管③中加入碳酸钠后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没有硫酸;(4)因为试管①溶液pH大于7,说明有氢氧化钠存在,并且不与碳酸钠反应,故试管③中的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及生成的硫酸钠。 考点: 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溶液的酸碱度;酸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1)本流程中“浓缩”、“结晶”属于       变化

2)滤液2中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填化学式)

3)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氯化钡晶体产量的有      (选填序号)。

①将毒重石进行粉碎 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③将滤液2通入到滤液1中

 

查看答案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铁的价类图,例如E点可表示+2价的亚铁盐。请回答:

满分5 manfen5.com

(1)A点表示的物质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请写出B点表示的物质化学式         

(3)已知C点表示的化合物在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D,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在一定量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B.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常温下,向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

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实验的误差造成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NaNO3

Na2CO3

滴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KCl

K2SO4

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H2

HCl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