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镁条易折断
B.武德合金的熔点约为69℃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铝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
自然界中的下列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钢铁生锈C.森林起火D.食物腐败
(12分)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某碱式碳酸盐样品M(OH)2·M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
①连接装置并 ;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
Ⅰ.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Ⅱ.装置B的作用是 ,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 ,C中的试剂是 (填字母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硫酸铜
Ⅲ.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 (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Ⅳ.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实际生产中的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Cu(OH)2·mCuCO3,某研究小组仍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值,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值得到CO2的体积为 mL,又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 g/L,据此计算m的值。(写出计算m的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
组别 | 样品质量 | CO2体积 |
第1组 | 0.21 g | 22.39 mL |
第2组 | 0.21 g | 22.41 mL |
第3组 | 0.21 g | 22.40 mL |
(10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通常有两种制备方法。已知:温度过高过氧化钙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
方法1:由Ca(OH)2为原料最终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
方法2:由鸡蛋壳(含CaCO3高达90%)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
(1)方法1中搅拌的目的是 。请将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CaCl2 + H2O2 + 2NH3·H2O + 6 = CaO2·8H2O↓+ 2NH4Cl。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方法2中气体X是 ,实验室常用 溶液来吸收。煅烧后的反应时化合反应,也能生成CaO2·8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0 ~ 2℃,可将反应器放置在 中,获得CaO2产品中主要含有的固体杂质是 (填化学式);
(3)这两种制法均要求在低温下进行(除煅烧外),温度过高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还能 ;
(4)“绿色化学”一般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O2·8H2O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填“方法1”或“方法2”)。
(10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已知HCOOH CO↑+H2O,根据该反应制取CO,A处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2)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置B内所盛放的试剂是 ;E装置的作用为 ;
(3)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或“C”)的热源;反应后C装置的现象是 ,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硬质粗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再停止通CO的目的是 ;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改进的方法为 。
(8分)“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它是一种简单的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天然气属于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煤 b.石油 c.氢能
(3)CH4在空气中燃烧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而CH4 — O2燃料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CH4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CO和H2可合成液体燃料CH3OH,反应中的分子数之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