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_性;

pH测定中,“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1)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______。

           (2)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 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_______(选填“>”、“<”、“=”)88g。

 

【实验操作】(2)酸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实验探究Ⅰ】(1)取CaCl2溶于水,测溶液的pH (3)盐酸【实验探究Ⅱ】(1)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CaCO3+2HCl=CaCl2+H2O+CO2↑ (2)盐酸浓度增大 【拓展延伸】(1)碳酸钙与盐酸继续反应 (2)<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操作】酸性溶液的pH<7,因为测定的溶液pH=2,小于7,显酸性;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将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pH;【实验探究Ⅰ】为排除CaCl2溶液显酸性的可能,只需取CaCl2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测定溶液pH是否小于7即可;根据溶液显酸性即制取CO2的药品可知,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溶液中还有盐酸;【实验探究Ⅱ】加入盐酸后又有气泡产生,说明剩余固体中还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前面实验过程及结论,剩余液显酸性可知溶液中有盐酸,经检验,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钙,盐酸和碳酸钙共存一体,但却无气泡产生,可能是由于盐酸浓度太小,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气泡太慢不易观察;【拓展延伸】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由于剩余盐酸和碳酸钙继续反应,所以会导致溶液的pH增大;因为看不到有气泡产生时不代表反应停止,所以当加入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后,理论上产生CO2气体质量为8.8g,但由于看不到气泡后就停止收集,所以实际收集的CO2质量不足8.8g。 考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物质成分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1)分离液化空气可获得氮气和_____________两种主要气体;氮气用作保护气,说明氮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_____________变化。

(3)某燃煤电厂富氧燃烧技术原理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富氧燃烧与普通燃烧相比,能提供更多的O2,使锅炉中的CO充分燃烧,请写出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采用该技术有利于对CO2捕捉、封存和利用,减少碳排放,获得的CO2可用于制干冰,干冰的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捉CO2也可用NaOH溶液,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采用图中工艺,可以使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和_________气体的排放总量大大下降,从而有效防止了酸雨的形成。

 

查看答案

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481℃以下的潮湿空气中稳定,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工业上将白云石(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煅烧成粉,用于制取MgSO4·7H2O,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1)煅烧过程中,MgCO3转化为MgO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Mg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将分离后的母液循环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得成品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1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满分5 manfen5.com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____。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回答以下问题:

①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满分5 manfen5.com,则最外层电子数x=_____________;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古代发明了“曾青(即硫酸铜)得铁化为铜”的湿法炼铜法,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反应中,更易失去电子的金属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g

C物质X中含两种元素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K2SO4

C将铁钉分别置于干燥、潮湿的空气中,可探究水对铁生锈的影响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稀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