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48.1℃以下的潮湿空气中稳定,在温热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工业上将白云石(主要成分为MgCO3、CaCO3)煅烧成粉,用于制取MgSO4·7H2O,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煅烧过程中,MgCO3转化为MgO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MgO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将分离后的母液循环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得成品时,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1)下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_______。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_____。
③写出图中元素的化合价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的一条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通常排在前面的金属更易失去电子。回答以下问题:
①某金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最外层电子数x=_____________;若最外层电子失去,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带电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古代发明了“曾青(即硫酸铜)得铁化为铜”的湿法炼铜法,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反应中,更易失去电子的金属是________。
地球大气的演化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中部分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甲 | 乙 | 丙 | |
一定条件下,3.4g甲物质和4.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4g乙物质和另一种物质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的化学式是NH3 B.物质X的质量为2.8g
C.物质X中含两种元素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适量BaCl2溶液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K2SO4
C.将铁钉分别置于干燥、潮湿的空气中,可探究水对铁生锈的影响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稀释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不能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A.有红色固体出现 B.有白色晶体析出 C.红色消失 D.有大量气泡出现
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