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30 | 20 | 10 | 15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y | O | 10 |
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3 B.x+y=65
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的取值范围:0≤x≤30
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KNO3溶液65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在t2℃时,将65g溶液倒出去32.5g
B.将65g溶液蒸发掉32.5g的水,再冷却到t2℃
C.在t2℃时,向65g溶液中加入15g KNO3固体并充分溶解
D.将65g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有三种溶液,只用Na2CO3溶液就能将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
A.CuSO4、H2SO4、NaNO3 B.NaCl、CaCl2、Ba(NO3)2
C.HNO3、H2SO4、NaHCO3 D.HNO3、BaCl2、Na2SO4
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铁粉(焦炭) | 稀硫酸 | 过滤 |
B | CO2气体(水蒸气) | 生石灰 | 干燥 |
C | NaOH固体(CaCO3) | 足量的水 | 溶解、过滤、蒸干 |
D | KCl固体(Na2CO3) | 过量稀盐酸 | 蒸干 |
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的过程见下图。下图所加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