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将15.8 g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计算:剩余固体物质的总质量是多少克?(已知:2KMnO4 == K2MnO4+MnO2+O2↑)
(8分)(1)小方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进行研究,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否支持燃烧?
【猜想假设】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氢氧化镁均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②MgO+2HCl= MgCl2+H2O 、
③MgCl2+2NaOH=Mg(OH)2↓+2NaCl 。
【实验探究】
①下图中镁带剧烈燃烧,冒白烟,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②为检验生成物的成分,做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 |
向广口瓶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有黑色固体。 | I、将黑色固体收集、洗涤、干燥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 黑色固体燃烧,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 | 黑色固体是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I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开始_______,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
白烟的成分是______。 | |
③为了回收II中的白色沉淀,证明沉淀完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步骤、试剂、现象和结论)。
【反思提高】实验室中由某些活泼金属引起的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细沙灭火。
(6分)下面三个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方法进行的有关探究。
实验三 F G
(1)用实验一所示装置进行二氧化性质的探究。
当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与锥形瓶中的大理石接触后,有大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用实验二进行石灰石性质的探究。
用两支坩埚钳分别夹持大小相同的石灰石固体d、e,向 E中酒精灯的火焰通氧气,受热相同时间后冷却,将固体d、e固体分别放入盛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前者溶液不变色,后者溶液变为红色。则向酒精灯火焰通氧气的目的是 。通过上述实验对比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实验三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①小军同学用实验三装置进行实验,分别量取50 mL水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入F、G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F中无明显变化,G溶液变浑浊。这说明500mLCO2_______________溶于50mL水中(填是“部分”和“全部”)。
②小军同学用洗涤干净的实验三装置继续进行实验,分别量取50 mL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放入F、G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F、G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下图甲~丁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甲、乙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乙装置制氧气的优点是 (填字母)。
A.节约能源 B.可较快获得氧气
C.可随时添加药品 D.操作简单、安全
(3)丙、丁装置都可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下面是对两种收集方法的相关比较(使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收集氧气)。
比较的方面 | 排水法 | 向上排气法 | 结论 |
方法可行性 | O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 O2的密度比空气_____(填“大”或“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 两种方法均可行。 |
收集O2的纯度 | 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两瓶氧气(A和B), 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可观察到B瓶内的蜡烛熄灭较早。 | 结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6分)①~⑥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且D为最轻的气体。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
① A+B→C ② A→D+E ③ F→A+E ④ G+K→H+A
⑤ G+M→L+D ⑥ Q+K→M+B
(1)则D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 、F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④ ;⑥ 。
(6分)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B.铜导线C.铜火锅
(2)验证铜、银的活动性,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 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 过程Ⅱ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② 过程Ⅲ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物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