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3)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 不足而引起的。
(4)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节约使用纸张B.分类回收处理垃圾
C.减少使用塑料袋D.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
下列实验内容中,量的关系(“—”前的量为横坐标,“—”后的量为纵坐标)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水
B.加热高锰酸钾时,时间—剩余固体中氧元素
C.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铁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间—溶液中溶质质量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比较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 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 铝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 铝比铜活泼 |
B |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 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 | 开始时没有观察到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
C |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时的热量变化 | 向一定量水中加入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 溶液温度下降 | 盐类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吸热 |
D |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集气瓶中已集满 二氧化碳 |
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D.3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同时
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已知氢氧化铜为蓝色固体,难溶于水,稀硫酸能与其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后溶液为蓝色
C.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2 D.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下列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在适当条件下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A.氧气 B.铁 C.盐酸 D. 硫酸铜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