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7分)某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0.02mg/m3。某...

(7分)某工业生产上规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允许排放量不得超过0.02mg/m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碘量法”测定某化工厂附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查阅资料】淀粉遇碘(I2)变蓝,遇氢碘酸(HI)不变色。氢碘酸为无色液体。

【测定原理】

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 I2 + 2H2O==X + 2HI。X的化学式为      

【测定步骤】

取配制好的碘(I2)溶液5.00mL(含I2的质量为6.35×10-4 mg)于下述装置中的反应容器内,并滴加2-3滴无色淀粉溶液。

满分5 manfen5.com

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1次注射器抽气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

      

(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4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每次实验的抽气次数记录 见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抽气次数

42

38

36

44

40

【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        

满分5 manfen5.com

 

 

【测定原理】 H2SO4【测定步骤】(2)关闭k2打开k1,向外拉动注射器 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结果更准确 【得出结论】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 0.04mg/m3 超标 【交流与讨论】 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解析】 试题分析:【测定原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碘溶液吸收SO2的化学反应原理是:SO2 + I2 + 2H2O==X + 2HI。X的化学式为H2SO4【测定步骤】利用上述装置到指定的测试点抽气,每拉动1次注射器抽气100mL,并注入碘溶液中,直到反应恰好完全为止,记录抽气的次数。抽气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关闭k2打开k1,向外拉动注射器。实验中表明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恰好变成无色;(3)换到不同地点再重复实验4次(每次所取碘溶液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结果更准确【得出结论】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可得 二氧化硫的含量 是否超标 0.04mg/m3 超标 【交流与讨论】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议:可将插入碘溶液的导管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考点:成分测定、装置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5分) 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进行实验,得到的尾气是CO、CO2的混合气体。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将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并得到干燥的气体。

满分5 manfen5.com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B、C装置内放入一定量水,使长导管浸没在水面以下,关闭k2、k4,打开k1、k3,并在最右端导管口接注射器。当向外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时,若观察到        ,则说明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入药品。C中所盛试剂X为        

(3)分离两种气体。请完成下表(实验操作只需答出关闭和打开活塞即可)。

   实验操作

      分离出的气体

            

                

            

                

(4)在实验过程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7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为      

(4)图C所示实验的现象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图D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所具有的性质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7分)老师从实验室带来了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下图所示),其中3、7号试剂瓶标签完全破损,4、5号试剂瓶标签部分破损。根据查阅药品记录表可知,3、4、5、7号溶液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水、CaCl2溶液中的一种。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下述实验。

(已知: 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1)分别取3、4、5、7号溶液于4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加1号溶液,发现3、4、5号溶液变红,说明这3种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由该实验可确定的溶液为       (写出试剂瓶编号及相应的溶液名称)。

(2)分别取4号、5号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2号溶液,发现均有气泡产生,

小组同学利用上述试剂,经过下述实验最终确定了两份溶液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4号溶液是Na2CO3溶液,5号溶液是变质的NaOH溶液。

写出5号溶液中加入足量的2号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取3号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6号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过滤,则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为NaOH;Na2CO3        (将其他情况补充完整)。

查阅资料可知:Ca(OH)2 + NaHCO3 CaCO3↓+ NaOH + H2O

NaOH + NaHCO3 Na2CO3 + H2O

 

查看答案

(5分)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       ;汽车车体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

(2)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工业上常利用此反应焊接铁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点溶液中的溶质及c点所得固体分别为      (写化学式)。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6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

字母序号)。

A.植物油         B.食盐         C.面粉        D.蔗糖

(2)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由        组成。

(3)生活中可以用       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4)工业生产中常配制10%的稀盐酸来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图3。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图3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图2中的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图2中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将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图1中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