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 注: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⑸ ;其摩尔质量为 ⑹ ;
0.5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 ⑺ 个氢原子。过氧乙酸在氧气中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⑻ 。
② 某学校欲用100克85%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可配溶液 ⑼ 克,需加水 ⑽ 克。
化学语言使我们与世界的交流更便捷。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 3个氮分子 ⑴ ; ② 一种叫“干冰”的物质是 ⑵ ;
③ 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⑶ ; ④ 石墨的成分 ⑷ 。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③既可说明将粗盐提纯,又可以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④既可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A.①③⑤ B.①④⑤C.②③④ D.③④⑤
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B.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再不断滴入稀盐酸
C.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pH,再滴加稀盐酸,pH逐渐降低,最终小于7
D.向装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除去H2中的HCl和水蒸气,装置和药品 (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均正确的是
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括号内)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稀盐酸)
B.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的稀硫酸(硝酸钡溶液
C.熟石灰中混有生石灰(水)
D.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 (在空气中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