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色彩主要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节日的焰火 B.彩色的图画 C.红色的中国馆 D.夜晚的霓虹灯
拉瓦锡用汞进行实验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汞的元素符号是
A.Ag B.Hg C.He D.Mg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迅速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搅拌,不再产生气泡、黑色粉末中逐渐出现红色固体后又有气泡产生。请回答:
① 若实验过程中共收集到0.1 g氢气,求生成0.1 g氢气所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② 加入氧化铜后,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1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 充分反应后过滤,为确定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在滤液样品中插入一根铁丝,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如下。
现象 | 结论 |
(12) | 滤液中的溶质是FeSO4 |
有红色固体析出 | 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13) |
(14) | 滤液中的溶质是 (15) |
甲同学设计了以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 高温煅烧贝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
② 固体E的成分存在 (7) 种可能。为测定其成分,取少量固体E,放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E的成分是 (8) 。
③ 为得到较纯净的烧碱,乙同学提出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除去固体E中的杂质:将固体E溶解,加入适量 (9) 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
方案二,重新实验:通过称量固体 (10) 的质量,计算并加入适量纯碱。
某兴趣小组运用下列仪器和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 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1) ,关闭活塞K,观察到的现象是 (2) 、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气泡。
②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3) 。(填装置编号)
③ 用C装置完成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 (4) ,燃烧结束后取出仪器a,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将集气瓶倒转如D所示,玻璃片不会掉落,原因是
(5)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H2、CO2、水蒸气。(假设气体通过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和反应)。
① 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混合气体→ (18) →尾气处理。(填装置编号)
② B装置的作用是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