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广泛用于纺织、制皂等方面,其俗称是 ( )
A. 纯碱 B.烧碱 C. 石碱 D.石灰石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金刚石用于刻画玻璃 B.活性炭用于褪色、除味
C.盐酸用于除铁锈 D.干冰用于保存冰激凌
(5分)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你判断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与稀硫酸之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1)________组;
| 氢氧化钠溶液 | 氯化钠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稀硫酸 | A组 | B组 | C组 | D组 |
(2)四组实验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是什么?
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探究】
小冰的操作:用pH试纸测得废液的pH=3。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3)__________;
小城的操作:取废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只看到有气泡产生,无其他现象。结论:溶液中没有钡离子;请你对小城的实验及结论做出评价:(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认真的讨论后,改进了实验,最终确认了废液中没有钡离子。
小美的操作:取废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小丽的操作:向废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达到中性,符合废液排放的标准,小丽处理后的废液中溶质是(5)_________________。
(7分)实验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提出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全部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假设三:该溶液部分变质。此时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 。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根据以上假设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溶液样品,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若无沉淀出现,则假设一正确;若有沉淀出现,再向反应后的残留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假设 正确,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则另一种假设正确。
方案二:取溶液样品,向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若假设一正确,则出现的现象是自始至终都无气体生成;若假设二正确,则加盐酸,就立即有气体生成;若假设三正确,则出现的现象是 。
【方案评价】万相宏同学认为将方案一中的氯化钙溶液换为氢氧化钙溶液也能完成实验,你认为他的评价 (填“正确”或“错误”),其原因是 。
【实验结论】假设三正确。
【反思拓展】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 。
(5分)学习初中化学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有关内容后,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有关内容进行归纳: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下图中的______。(均填写装置的编号)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①
② ③
(3)实验室中可以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并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以选用装置 (填序号)
(5分)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g。(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