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我们平时使用的洗脸盆、痰盂等铁制品的表面烧制了一层搪瓷,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大硬度防止破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 D.美观和杀菌消毒
铁钉在钉入木制品时,有经验的木匠习惯用口水将铁钉润湿,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铁钉更容易钉入木制品
B.这是为了使铁钉更易生锈,防止脱落
C.这是为了防止铁钉生锈而腐蚀
D.增大钉入时的摩擦力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B.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图中A、B、C、D是立在水田中的电线杆的铁丝拉线的四个部位,其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金属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是因为其物理性能优良,还与它们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请你一起探究。
【实验目的】测定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强弱
【所用试剂】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光亮的薄铁片、薄铜片、薄镁片
【实验过程】步骤Ⅰ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在空气中点燃片刻,观察燃烧现象;
步骤Ⅱ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稀硫酸的试管中;
步骤Ⅲ 将铁片、铜片、镁片分别放入三只盛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体积相同的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现象记录表
金属 | 空气 | 稀硫酸 | 硝酸银溶液 |
铁 | - |
|
|
铜 | - | - |
|
镁 |
|
|
|
【实验记录】用“”表示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用“-”表示观察不到实验现象(见表)。
(1)通过步骤Ⅰ可以得出三种金属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判断依据是 。
(2)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步骤Ⅱ和步骤Ⅲ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写出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反应属于 。
【实验结论】金属铁、铜和镁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反思交流】若利用上述试剂制取氢气,小明认为应该选择金属铁和稀硫酸反应,而不选择金属镁和稀硫酸反应,他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