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硫粉 D.红磷
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 D.纸张燃烧
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废铁屑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铁屑起反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
现有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10.0 g,用一氧化碳充分还原后得到铁
7.6 g,试计算10.0 g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操作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
片刻后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无气泡 | 无气泡 | Fe>Al,Fe>Cu |
几分钟后现象 | 有少量气泡 | 有大量气泡 | 无气泡 |
|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 Al>Fe>Cu |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对铁的锈蚀条件的探究。因通常实验中铁生锈所需要时间较长,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改进实验。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装置,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将C导管接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微热甲装置,说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甲装置中的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O2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3)4分钟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灰暗,D处铁丝依然光亮,A、B处实验现象对比,可得出铁生锈与____________有关;B、D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