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铁丝 C.硫粉 D.红磷
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酒精挥发 C.石蜡熔化 D.纸张燃烧
某钢铁厂需要测定一批生锈较严重的废钢材的锈蚀程度(假定该废钢成分为铁、氧化铁和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发生任何反应,而硫酸先与氧化铁反应),取该样品28g加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再将足量的250克稀硫酸平均分为5次加入到烧杯中,获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质量(单位/g) | 50 | 50 | 50 | 50 | 50 |
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单位/g) | 78 | 128 | 178 | 227.8 | 277.6 |
将烧杯内物质过滤得到滤液276.8g,试回答下列问题:(注:该题用初中知识解答)
(1)上述过程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共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单质铁的质量(x)的比例式 ;
(4)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5)该样品中被锈蚀的铁元素占原钢材(被锈蚀前的)的质量分数为 。(取整数)
在实验室,有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五种物质(均为纯净物)失去标签,它们均为白色粉末。现将药品分别标记为A、B、C、D、E,化学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出这些物质。
【查阅资料】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五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五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后静置。五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E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 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取B、C、D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只有B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现象。
步骤3:取A、C、D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A、C显红色。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步骤1得出E为 ;
(2)步骤3中,D的现象是 ;
(3)根据该化学小组的实验,除E外其余四种白色粉末有部分也可以确定,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4)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
|
【实验反思】“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化学小组同学预测的只有一只试管中有固体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
用六个圆表示A(碳)、B(二氧化碳)、C(稀盐酸)、D(氢氧化钡溶液)、E(氧化铜)、F(氯化铁)六种物质。请用初中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把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连线,并标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溶质的化学式;
(2)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B、D反应的实验现象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简易的电解水实验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并测得两管中逸出的气体体积如下表:
时间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连接电源负极的量筒A中气体 | 6 | 12 | 18 | 24 | 30 | 36 | 42 | 48 |
连接电源正极的量筒B中气体 | 2 | 4 | 6 | 9 | 12 | 15 | 18 | 21 |
(1)该实验A、B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是 ,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两管中的气体体积比并不完全符合理论比值,可能的原因是 ;
(2)电解时观察到A、B管中的液面均下降的同时,又观察到水槽中的液面上升,请用理化知识解释,水槽中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