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2克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50%的氯酸钾分解...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2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50%的氯酸钾分解,将剩余的固体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1008克,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各多少克?

 

9.8g; 2.2g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两次称重都是固体的质量,且有差值.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前后质量一定相等,所以必然过程中生成气体或者液体,由于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所以会生成氧气,所以气体氧气的质量就等于:12g-10.08g=1.92g. 设生成1.92g氧气时参与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 + 3O2 ↑ 245               96 X                  1.92g, 245:96=X:1.92g 解之得:x=4.9g 由于是氯酸钾只是分解了50%,所以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4.9g÷50%=9.8g; 由于反应前的混合物的总质量为12g,所以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2g-9.8g=2.2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有9.8克;二氧化锰有2.2克.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

满分5 manfen5.com

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实验中玻璃管里氧化铁粉末的颜色变化是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前通入CO”开始加热的顺序是                         

3)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实验室制取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原理分析: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发生装置:图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在加热的情况下制CH4,应选图         (填序号)发生装置。

3)收集装置:收集有毒气体SO2时,常采用收集装置,气体应从                   (填字母)端通入。

4)实验操作:用KMnO4制取O2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             装入药品加入试管收集气体停止加热

5)实验反思:在加热KClO3O2的过程中,发现产生O2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KClO3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有科学家认为地球变暖及异常气候与温室效应有一定的关系。

1)减少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2)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平衡至关重要。

3)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正在研究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你认为以下说法能从图中分析得出的有      (填序号)。

a.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b.化学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c.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d.二氧化碳也是重要的资源。

4)近年来,空气质量检测报告中频频出现的PM 25是纯净物吗,填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仪器名称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该仪器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容器口的朝向有所不同。若选用装置A,配合其它仪器和用品,可以完成的实验有           (填序号)。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双氧水制氧气      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碳还原氧化铜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