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用C、H、O、Na、Cl、Ca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号:
①易导电的非金属单质 _________ ;②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 _________ ;
③汽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 _________ ;④司机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 _________ ;
⑤构成氯化钠固体的微粒 _________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_________ .
(2)利用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作反应物,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_________ ,②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_________ .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对应的化学符号或所表达的含义:
(1)2个 _________ ,(2)3Fe3+ _________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 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5价 _________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4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20 | 6 | 31 |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9:21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会变红,所以CO2是酸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