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猜想一: 。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三: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
②无明显变化。 ③ 。 |
猜想一成立 |
[反思与应用]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②熟石灰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因此实验室中应 保存。
[数据处理]将10g已经全部变质的熟石灰粉末(即CaCO3)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55.6g。
计算: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为 g;
②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反应残液中的二氧化锰不要废弃,因为二氧化锰的 没有改变,还可以使用。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向该集气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后,观察到溶液 。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铁片加入到稀盐酸中;
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③将锌片加入到稀盐酸中;
④将金属片X加入到Y中.
(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
(1)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
(3)要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④中Y表示硫酸铜溶液,则X表示的一种金属是 ;如果X表示铜,则Y表示的一种溶液是 。
(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①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 。
(2)在a氢气、b氧气、c氮气、d一氧化碳、e二氧化碳、f氢氧化钠、g硝酸铵、h氯化钠等物质中,选择适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字母填入相对应的后面的横线上
①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四的气体 ; ②水通电负极得到的气体 ;
③吸烟有害健康。主要是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④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俗称“摇摇冰”)这种固体物质是 。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 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D.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
(4)“嫦娥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嫦娥三号”选用的固体燃料为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析】
2NH4ClO4 N2↑+
4H2O + 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
(5)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
②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标号)
A.酸 B.碱 C.单质 D.氧化物
③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
④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现有九个常见化学名词:①乳化②溶解③煮沸④过滤⑤蒸馏⑥降温结晶⑦蒸发结晶⑧氧化性⑨还原性,请选择适合序号填在与之相对应的后面的横线上(每序号只填写一次):
(1)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2)将硬水直接转变成纯水 ;
(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4)利用CO的 ,能把赤铁矿石中的铁冶炼出来。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 中的少量 CO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C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观察气体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