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①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②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 。
(2)在a氢气、b氧气、c氮气、d一氧化碳、e二氧化碳、f氢氧化钠、g硝酸铵、h氯化钠等物质中,选择适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字母填入相对应的后面的横线上
①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四的气体 ; ②水通电负极得到的气体 ;
③吸烟有害健康。主要是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④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俗称“摇摇冰”)这种固体物质是 。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得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 B.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D.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
(4)“嫦娥三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嫦娥三号”选用的固体燃料为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分【解析】
2NH4ClO4 N2↑+
4H2O + 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
(5)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
②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填标号)
A.酸 B.碱 C.单质 D.氧化物
③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它的一种用途 ;
④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现有九个常见化学名词:①乳化②溶解③煮沸④过滤⑤蒸馏⑥降温结晶⑦蒸发结晶⑧氧化性⑨还原性,请选择适合序号填在与之相对应的后面的横线上(每序号只填写一次):
(1)用洗洁精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2)将硬水直接转变成纯水 ;
(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4)利用CO的 ,能把赤铁矿石中的铁冶炼出来。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CO2 中的少量 CO 向混合气体中鼓入过量氧气点燃
C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鉴别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 观察气体的颜色
如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醇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