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1...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情况①正确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1)Ca(OH)2+Na2CO3=CaCO3↓+2NaOH(2)氢氧化钠(或NaOH)(3)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或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试题分析:(1)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根据反应的情况知(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完全反应时只有氢氧化钠;(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②是不可能的,因为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根据结论选择所加试剂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Na2CO3溶液(或通入CO2);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考点:物质成分的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研究,孕震过程中比较活泼的物质有CO2、氢等。

Ⅰ.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

CaCO3=CaO+CO2↑           MgCa(CO3)2=MgO+CaO+2CO2

(1)上述两个反应的特点是:                反应类型均为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上述两个反应式还应补充           

(3)当地应力(压力)增大时,CO2在地下水中溶解度增大,同时使得水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一般认为,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现有稀盐酸、熟石灰、石灰石、硫酸铜溶液等物质,请选择物质并用相应的化学式填空。

①蓝色溶液的溶质_____________,  ②能用于除去铁制品表面锈斑的是           

③能用来制取生石灰的是         ,④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查看答案

如图是汽车轮胎示意图,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汽车轮胎组成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专家们建议如果在轮胎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以减少轮胎受热时体积膨胀,减少爆胎的机会,请你写出一种稀有气体的化学式                 

(2)轮胎所用胎圈一般使用的是合金材料,没有用纯金属,你能解释其中原因吗?                       

(3)合金胎图(以铝合金为例主要含金属铝)一般不宜接触酸性物质(以盐酸为例),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中原因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列中学化学实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中。

满分5 manfen5.com

(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         ;②__            __。

(2)如果在实验室里用A装置来制取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_          (填序号,下同)。

(3)在常温下,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  _;由于二氧化硫是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所以应用__ __装置进行收集,以便将尾气吸收处理,避免造成大气污染。

 

查看答案

如图是KNO3 和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t1℃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 KNO3   

C.t2℃时,KNO3和NaCl 的溶解度相等

D.采用降温的方法可使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