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A.开幕式的焰火 B.彩色的图画 C.红色的中国馆 D.夜晚的霓虹灯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细胞中约含有NaCl 0.9 % ,一般成年人每日需NaCl的量为4.5 g~9 g。
(1)某病人因食盐摄入量不足,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 % 的生理盐水,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注射200 g生理盐水,则该病人每天可补充食盐约 g。
(2)若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 % 的生理盐水,需加水________g。
(3)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65 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 g沉淀。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这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
小明发现家中施用的碳酸氢铵(NH4HCO3)减少了,并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他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 碳酸氢氨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中的铁架台省略)。
(1)A装置大烧杯中的生石灰和水的作用是 。
(2)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3)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4)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NaOH溶液,再经过某实验操作,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反应的方程式 |
|
|
|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是 ,在施用时注意 。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如用D装置收集O2,则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用E装置收集CO2,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c”或“d”)。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A、B、C、D、E、F、G、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D、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B、E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1)写化学式:A 、E 、G ;
(2)写出反应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4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在60℃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20℃时,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___。
(3)在80℃时,将45克甲物质放到50克水中,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欲使甲的不饱和溶液A变为饱和溶液且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