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 B.牛奶变酸 C.湿衣服晾干 D.铁锅生锈
取10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计算过程)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
20g |
20g |
20g |
2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8.7g |
7.4g |
6.1g |
5.5g |
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1)1个N(NO2)3分子中含 个原子.
(2)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化为最简整数比)
(4)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中 含有H2O,Na+,OH﹣.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做了三个实验设计: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Cl(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粗盐提纯;③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敏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试验台前.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图中仪器a的名称 ;b仪器的一种用途是 .
(2)小敏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3)下列五个示意图是小敏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敏得3分,造成他失分的操作是 、 (填序号).
(4)第①步操作中,如果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 .
(5)选用上述部分仪器,药品可另选,再补充一种仪器,则可完成另一个实验考题.该考题是第 个考题,补充仪器的名称是 .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CO2的环节是 .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CO2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请写出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 .
(3)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CO2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甲醇+H2O.则甲醇的化学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