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是( )
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
如图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玻璃管分为6等分,实验前液面停留在管内5刻度处)。
(1)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有 (填序号)。
①加快降温
②吸收有毒生成物,防止污染空气
③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液体增加了25mL,玻璃管总容积为 mL,
(3)所取木炭粉的质量理论上最少是多少克?(提示:①3g木炭粉燃烧需消耗8g氧气 ②氧气密度为1.4g/L。③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今天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的验证”。
实验一:制取氧气
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式为 。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检验、验满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E
实验二:验证氧气的性质
(1)下列实验能证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的是 (填序号)。B实验还能证明氧气 的性质。
A B C
(2)制取氧气并测定其密度(装置如图)
①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该收集氧气的方法叫 。
②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有: 加热前试管和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M克),最后量筒内水的体积
(V毫升),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填序号)。
A.量筒内水的质量(m克)
B.反应完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m克)
C.反应完后试管及管内剩余固体的总质量(m克)
测得氧气的密度为 。
③下列操作一定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填序号)。
A.称量时砝码放在了左盘
B.仰视读量筒读数
C.没将导管从量筒中取出即读数
D.装置未冷却就读数
F.读数时右侧导管内还留有水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下列展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有两个错误的是 (填序号,相同),有三个错误的是 ,有四个错误的是 。
蜡烛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由于焰心温度较低,还会发生不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有其它产物,小希对此进行了探究。
将图1所示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蜡烛,将导管的一端插入焰心部分,引出焰心中的部分气体(如图2)。实验中可观察到:
(1)盛有冰水试管的水层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色固体,说明引出的气体中含有 。
(2)插入焰心的导管变黑,说明蜡烛不完全燃烧时有 (填化学式)生成。
(3)将一干冷的小烧杯罩在导管另一端,发现其内壁有 ,说明蜡烛燃烧有H2O生成。点燃酒精灯,发现导出气体可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上沾有石灰水的烧杯,浑浊, (填“能”或“不能”)证明该导出气体燃烧一定生成了CO2,理由是 (填序号)。
①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石蜡蒸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蜡烛燃烧生成的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经实验证明该导出气体还含有CO,CO燃烧的产物与蜡烛燃烧产物之一相同,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