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瓷碗破碎
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某锌样品15g加入50g稀硫酸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6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体积。(精确到0.1L,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9g/L)
(2)锌粒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013.安徽省)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泸州市)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下图字母)
(2)④为O2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 (选填上图字母)。
小刚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燃烧的条件,试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水中的白磷和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请分析这个实验装置中设计了哪几组对照试验,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什么?装置中的气球有什么作用?
已知A、B、C、D、E、F、G、H、I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组成元素相同,D、G、I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H与C为常见的气体,F可做干燥剂,甲由两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4.
试回答:(1)甲的化学式为 ,乙在此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 ;
(2)I→D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3)在自然界中H→C的过程称为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E+D→F+G ;②H+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