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贝贝同学取10g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二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10g |
10g |
10g |
10g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8.7g |
7.4g |
6.1g |
5.45g |
(1)该小组同学要用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所需的40克稀盐,则需浓盐酸的质量为_ ;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列出求解生成氢气总质量(X)的比例式 ;
(4)向第一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8.74g水,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5)某工厂要想制得2000t黄铜,需要含杂质50%的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的质量为 .
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以“氢氧化钠变质程度”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己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是怎样的?
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们在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②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释与结论:甲同学在实验①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
反思与交流:反思后甲同学在实验②基础上继续实验,其作法是 由此证明了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 .
现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铁粉、硝酸银溶液,用四个圆形表示A(铁粉)、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四种物质,用相邻的圆形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个圆形表示C、D两种物质,将C、D两个圆形画到图中A、B周围适当的位置,并在圆形中写出物质名称;
(2)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A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为了测定盐湖析出的一定量Na2CO3中NaCl的质量,向10.9gNa2CO3(含少量NaCl)的混合物中滴加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并收集气体4.4g,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Na2CO3质量(x)的比例式 或 ;
(3)10.9g样品中含NaCl的质量为 g;
(4)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3.5g水,则其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Na2CO3、Zn(NO3)2、稀H2SO4中的一种溶液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出三种溶液?
[实验探究]将三瓶溶液分别粘好标签1、2、3,并分别滴入相应的试管中,如图1:
学生甲:向2中滴入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他认为2号是稀硫酸.
[反思评价]请你对甲同学的结论的科学性进行评价
(1) .
[实验探究]
学生乙:只要用一种有色溶液
(2) 或无色溶液
(3) 就能将三种溶液检验出来,当加入无色溶液时,如图2,1号溶液产生气泡,2号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号溶液无现象,请将三种溶液溶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分别标在试剂瓶的标签中:
(4)
[表达与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不用外来试剂也能将三瓶无色溶液检验出来,方法是(5) ,将三种溶液检验出来.
A、B、C、D、E分别是镁片(无锈)、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铜粉末、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用两个圆圈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在常温下能反应,且A与B反应无现象,A与C反应生成D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周围画出C、D、E,并将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标在圆中
(2)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描述A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