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牛奶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糖类都属于有机物
B.青少年常饮牛奶有利于骨骼生长
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立即喝大量牛奶
D.牛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溶液
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生成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白色火焰﹣二氧化碳
B.铁丝﹣火星四射﹣氧化铁
C.硫粉﹣淡蓝色火焰﹣二氧化硫
D.红磷﹣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
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变成气体
B.血液中碳酸浓度过大时,部分碳酸生成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硫化氢和氨水混合产生大量白烟
D.将煤加工成水煤气使用,从而减少污染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实验完毕后,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
(3)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4)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填选项的序号)
A.a→b→c→d;B.b→a→c→d;C.c→d→a→b;D.d→c→b→a
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与气体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老师请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碳酸钠、稀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钙溶液鉴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为了区分这五种溶液,将试剂瓶编号为A,B,C,D,E,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B,C溶液呈现红色
A,D,E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B,C溶液显 性
步骤二
B,C溶液红色均消失,
且C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可确定B为
溶液;A与C的反应通常
不用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
原因是
步骤三
E中无明显现象,
D中的现象为
确定E为氯化钠溶液,
则D溶液与所加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1)A组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通过实验可知碱式碳酸铜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或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探究氢气的可燃性时,为了保证安全,必需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2)B组是探究化学反应发生条件的一组实验,很多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图中所示实验铁生锈和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中相似的一点是 ;此外,我们还曾经探究过的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