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实验的错误是 ; (...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A所示实验的错误是                              

(2)图B所示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图C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图D所示实验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1)倾倒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2)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 (3)偏小;(4)酸液飞溅. 【解析】 试题分析:(1)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进行引流,所以图A所示实验的错误是:倾倒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填:倾倒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2)图B所示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或实验时弹簧夹没有夹紧胶管等;故填: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3)仰视读数,读数偏小,而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所以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故填:偏小;(4)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而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导致酸液飞溅.故填:酸液飞溅.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空气组成的测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下列框图是这些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各步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其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操作I的名称是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3)固体A可能是  (填化学式,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4)C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是 

(5)E溶液与F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

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金属具有            性;

(2)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为防止钢铁锈蚀,常采取在其表面涂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些方法能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                     .若铁制品已锈蚀,应及时除去铁锈,写出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将一定质量的铜粉放入硝酸银、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  反应前所得溶液质量(填“>”、“=”或“<”).

 

查看答案

至去年9月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发生较大范围雾霾天气,PM2.5是造成这样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是指大气压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PM2.5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下同);

A、天然气           B、石油      C、氢气         D、煤

(2)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PM的是  

 A、植树造林    B、露天焚烧秸秆       C、雾霾天气出行戴口罩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少开私家车

(3)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除了会导致PM2.5超标以外,还会引起其它环境问题,如:    等,因此人们要注重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4)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大气污染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使其中的CO和NO迅速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其中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样能减少空气的污染,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A、B、C各25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2)t2℃时,将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A物质溶液的质量   C物质溶液的质量(填“>”“=”或“<”).

(3)t1℃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它条件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的单质与化合物分子的个数比为  

(2)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